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哀江南》教案4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2-25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版  本:2004年10月第1版   
书  名: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四册 
章  节:第四单元 
课  题 
作  者:孔尚任 


第一部分  教案内容: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略) 
教学思路:  
《哀江南》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学时数仅一课时。 
根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应为欣赏七只曲子。欣赏戏曲语言,尤其是欣赏曲词,一要反复诵读,体会曲词的抒情性和音韵美,二要仔细揣摩,体会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 
为此,本节课在教师简单介绍完作者和《桃花扇》的剧情以激发阅读兴趣后,要留下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结合课文注解及补充注释进行自学。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再组织先进行分角色朗读,接着听范读,最后复述课文内容(根据课文内容填表)。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欣赏语言,在欣赏的过程中应以学生分析为主,教师重在引导、点拨,辅以分析一两个典型例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A.了解孔尚任及其《桃花扇》 
B.品味戏曲语言,提高鉴赏戏曲的能力 
C.学习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2.过程与方法: 
A.在诵读时体会戏曲语言的抒情性和音韵美 
B.在比较中进一步认识戏曲文学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喜爱之情 
B.体会作者的亡国之痛 
【教学流程】 
一、助读 
    教师通过简单介绍孔尚任及其《桃花扇》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尽量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 
1.关于孔尚任 
孔尚任,曲阜人,孔子64代孙,清代戏曲作家。他“十年时间,三易其稿”,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写成传奇剧本《桃花扇》。一时,“王公荐绅,莫不借抄”,歌台演出,“岁无虚日”。《桃花扇》的成功,使他誉满文坛,时人将他与《长生殿》的作者洪昇并论,称“南洪北孔”。 
2.《桃花扇》剧情简介 
诚如作者所言,《桃花扇》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作者巧妙地将复社名士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和南明王朝的政治衰败的现实统一起来。 
赠扇——侯方域在南京旧院结识李香君,二人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共订婚约。定情之夕,侯方域以题诗的宫扇一把赠予李香君。 
画扇——阉党余孽阮大铖得知候方域手头拮据,暗送妆奁用以拉拢。香君识破圈套,阮大铖怀恨。南明王朝建立后,阮大铖诬告侯方域迫使他逃离南京。得势的阮大铖欲强迫香君改嫁党羽田仰遭拒,香君血溅定情诗扇。友人杨龙友将扇上血迹点染成折枝桃花,故名桃花扇。 
撕扇——李香君以桃花扇为信物,托苏昆生寻找被迫外逃的侯方域,后两人终于在栖霞山白云庵中相遇,面对桃花扇共叙旧情,在场的张薇道士撕扇掷地,以国仇家恨点醒他们,二人不忍看见国破家亡,双双入道。 
全文阅读:http://www.my285.com/gdwx/xq/taohuashan/index.htm 
二、自读 
学生结合课文注解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师巡视,随时和学生交流。 
补充注释: 
1.蒿莱:泛指野草。 
2.山松野草带花挑:我挑着山松枝和带花的野草。 
3.坏槛当潮:已损坏的栏杆被水泡坏了。槛:栏杆。 
4.诌一套:胡乱编造一套曲子。诌:编造 
三、朗读 
1.学生分角色朗读 
2.学生听范读 
正音:  
刍chú 恸tòng  墀chí  殍piǎo  槛jàn  榭xiè  枭xiāo  诌zhōu  弋yì            
3.根据课文内容填表 
教师提问,帮助学生诵记课文。(学生回答时会背的就背,不会背的就诵读) 
 A.苏昆生故地重游,文中写他看见了哪些景物? 
B.这些景物发生了什么变化?作者在“宾白”部分是怎么写的?在曲词部分又是怎么写的? 

宾    白 曲    词 
江 


南 孝陵 宝城享殿成了刍牧之场 [驻马听] 
皇城 墙倒宫塌,满地蒿莱 [沉醉东风] 
秦淮 竟没一个人影 [折桂令] 
长桥 已无片板 [沽美酒] 
旧院 剩了一堆瓦砾 [太平令] 

四、赏读 
1、面对着眼前的景物,苏昆生是什么样的心情?你又是如何体会到他的心情的? 


宾    白 曲    词 
江 

南 
孝陵 宝城享殿成了刍牧之场 [驻马听] 借景抒情 
(对比) 
皇城 墙倒宫塌,满地蒿莱 [沉醉东风] 
秦淮 竟没一个人影 [折桂令] 
长桥 已无片板 [沽美酒] 
旧院 剩了一堆瓦砾 [太平令] 
哀 恸死俺也 [离亭宴带歇拍煞] 直抒胸臆 

《哀江南》这套曲子先铺写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这是我国古典戏曲常用的艺术手法。 
2.现代的年轻人大都不爱看戏曲,受不了演员演唱曲词时的拖腔带调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有同学以本文为例认为大可以删去曲词。乍听之下确实有理,你看曲词中所写的在宾白部分不全都有吗?可这样一改,戏曲就向话剧靠拢了。还有同学建议,能不能用演唱流行音乐的方式演唱曲词?可这样一唱,又和潘长江、赵丽蓉表演的音乐小品何其相似! 
看来,戏曲之所以不同于其它艺术形式,曲词是标志性的元素。所以欣赏戏曲文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品味曲词。我们可以把每一支曲词都当作一首诗来读。 
A.诗歌是很讲究炼字的,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好的例子并加以分析。 
(让同学们各抒己见,教师重点分析下面两个例子。) 
a.在[沉醉东风]中有一句“舞丹墀燕雀常朝”,请问这里的“朝”字会让你联想到什么?这样的联想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朝”字会让人想到臣子朝见天子时庄严的情景。而这与眼前的燕雀在丹墀上跳来跳去、自由自在的情景一旦联系起来,就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亡国之痛随即跃然纸上,油然而生。 
b.在[沽美酒]中有“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想象这幅画面,若将“剩”改为“留”或“见”好不好,为什么? 
“剩”字意味深长,表明柳树不仅只有一株,是孤独之柳,而且是昔日众多柳树中的残存之柳、仅存之柳,使人想见当时丝丝绿柳夹岸垂翠的美景,饱含今非昔比,感时伤怀的无限凄凉。 
B.如果要为苏昆生的这张《哀江南》专辑评先一支最佳单曲,你会选哪一支,为什么? 
(让同学们各抒己见,但分析前要先诵读自己喜欢的曲子。教师重点分析【离亭宴带歇拍煞】) 
【离亭宴带歇拍煞】一曲三个“眼看他”的叠用;使音韵整齐,语气贯通,加重了语意,给人以今昔变化之大之快的生动快感。“金陵玉阶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等对偶句、排比句的运用,一下子使句式整齐、节奏鲜明,语势贯通,产生了情声并茂的强烈表达效果,唱出了强烈的亡国哀痛。 
教师可视情况而定是继续比较苏昆生和李后主的亡国之痛,还是让学生在课后思考。 
附: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3、拓展训练 
下面三道题目留给学生课后练习,教师也可视情况在课内选讲。 
A.刘禹锡的《乌衣巷》,和《哀江南》一样,同为描写南京现在的凄凉景象,借以抒发兴亡之感的。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试比较:《哀》与《乌》在写景抒情上有什么不同? 
《哀》写整个南京的景象,包括城郊、明孝陵、明故宫、秦淮一带等各处的景象,是全景式的描写;《乌》只写乌衣巷一带的景象,以小见大。 
抒情也不一样。《哀》先集中笔墨写景,寓情于景,景中见情;最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乌》“用笔极曲”,诗人的思想感情藏而不露,十分含蓄地寓寄于景物描写之中。 
教师可看情况继续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以启发学生认识戏曲文学与古典诗词的不同之处。 
B.试依据[沉醉东风]一曲,就明故宫残破景象作一副对联,尽量用上曲中意象,要求短语相对,平仄可不考虑。示例:  
玉柱压半墙窗棂覆碎瓦问三百载盛衰盛于何年衰于何地  
燕雀舞丹墀饿莩塞宫门叹数千年兴亡兴于何事亡于何人 
C.读到《哀江南•北新水令》中的“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时,很自然地就想起姜夔《扬州慢》的“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这二者都写到了战争后的情景,你认为哪一处更动人,为什么? 
附: 
姜夔《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五.课外阅读 
 1.《秦淮歌女》 
2.《慷慨悲歌,何时消歇——读<桃花扇•哀江南>》 
详细内容见第三部分《相关资料:背景与资料》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哀江南》ppt课件(22页)
孔尚任《哀江南》原文阅读
《哀江南》说课稿2
《哀江南》教案5
《哀江南》说课稿
《哀江南》综合能力测试题
《哀江南》能力训练
《哀江南》ppt课件8
《哀江南》同步练习
《哀江南》ppt课件7
《哀江南》ppt课件6
《哀江南》ppt课件5
《哀江南》ppt课件4
《哀江南》ppt课件3
《哀江南》相关知识
《哀江南》相关资料:关于明清传奇
《哀江南》rm课文音频朗读
《哀江南》习题
《哀江南》课堂实录及说课
《哀江南》教案3
《哀江南》教案2
《哀江南》教案1
《哀江南》ppt课件2
《哀江南》ppt课件1
《哀江南》ppt课件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