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样卷(一)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5-21 |
七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期末考试样卷(一)
I(20分)
一、按注音填词。(3分)
这首小诗写得自然之极,毫无雕琢、造作之处,就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令人(shǎngxínyuèmù) 。它的音节十分和谐、圆满,形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写得情真意切,(gǎnrénfèifǔ) 。它流传众口,历久如新,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是(bùyánéryù)
的。
二、修改短文。(3分)
一个人如果没有志气,那他就像一艘在大海中盲目航行的船,随时会触礁翻沉而把恶浪吞没;也像一片勇往直前的叶子,在生活的海洋中,有趣地漂东荡西,不知去向何方。
三、根据创设的情景,说说该如何婉转拒绝。(3分)
假如放晚学后有个同学邀请你去网吧玩电脑游戏,你如何拒绝他的邀请,既不伤害与这位同学的感情,又能劝说他及时回家?
。
四、模仿下面的句子写两句话。(3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跟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五、默写:
1、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1分)
2、鸟向檐上飞, 。(1分)
3、请写出《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 , 。(1分)
4、请写出《论诗》中表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人才辈出”传诵千古的名句。(2分)
, 。
5、请写出《峨眉山月歌》全诗。(3分)
II(40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回答问题。(10分)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文中“受之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2分)
2、文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分)
3、写出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两条。(4分)
七、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10分)
尽管刚刚经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一片十来枝竹子扶疏摇曳,在初生的阳光下,洒出一片淡淡的影子,两棵不太大的棕榈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据说还是鲁迅先生儿时摘桑葚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剑镂刻得瘢痂交错,但仍显得苍劲傲然、生机勃勃。你看,枝条上冒出的嫩黄淡绿的芽苞,不正是谱写春之歌的音符!园里几畦青葱的菜田,一眼古朴的石井,顿使人感到幽静沉寂,却又满目生机。看来,自然界的生物即使在冬天里也不都使垂危的、死亡的、更多的却是孕育,是萌生!
1、本段描写了百草园中的景物,葱文中找出一个词语概括这些景物的特点。(2分)
2、写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2分)
3、“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一句中画横线的词能否换成“参观”“珍宝”?为什么?(2分)
4、仔细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5、对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二自然段,你更喜欢哪一段?简述理由。(2分)
八、阅读《雾》,完成文后的问题。(12分)
⑴ 雾遮没了正对着后窗的一带山峰。
⑵ 我还不知道这些山峰叫什么名儿。我来此的第一夜就看见那最高的一座的顶巅像钻石装成的宝冕似的灯火。那时我的房里还没有电灯,每晚上在暗中静坐,凝望这半空的一片光明,使我记起了儿时所读的童话。实在的呢,这排列得很整齐的依稀分为三层的火球,衬着黑黑色的山峰的背景。无论如何,是会引起非人间的缥缈的思想的。
⑶ 但在白天看来,却就平凡得很。并排的五六个山峰,差不多高低,就只最西的一峰戴着一簇房子,其余的只有树;中间最大的一峰竟还光秃秃的,没有树木,像是癞子头上的疮疤。
⑷ 现在照例是晨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稍远的电线杆也躲得毫无踪影。
⑸ 渐渐地太阳光从浓雾中钻出来了。那也是可怜的太阳呢!光是那样的淡弱。随后它也躲开,让白茫茫的浓雾吞噬了一切,包围了大地。
⑹ 我诅咒这抹煞一切的雾!
⑺ 我自然也讨厌寒风和冰雪。但和雾比较起来,我宁愿后者呵!寒风和冰雪的天气能够杀人,但也刺激人们活动起来奋斗。雾,雾呀,只使你苦闷;使你颓唐阑珊(阑珊:衰落),像陷在烂泥中,满心想挣扎,可是无从着力呢!
⑻ 傍午的时候,雾变成了牛毛雨,像帘子似的挂在窗前。两三丈以外,便只见一片烟雾——依然遮抹一切,只不是雾样的罢了。没有风。门前池中的残荷梗时时忽然急剧地动摇起来,接着便有红鲤鱼的活泼泼的跳跃划破了死一样平静的水面。
⑼ 我不知道红鲤鱼的轨外行动是不是为了不堪沉闷的压迫。在我呢,既然没有很明亮的太阳,便宁愿有疾风大雨,很不耐烦这愁雾的后身的牛毛雨老是像帘子一样挂在窗前。
1、第 ⑵ ⑶ 两段是写作者从自己住所的 观望到的山景。(1分)
2、第 ⑷ ⑸ 两段各有一个“躲”字,它们用得好吗?简要说明理由。(2分)
3、第 ⑸ ⑹ 两段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4、第 ⑺ 段中“我宁愿后者呵”,“后者”指的是 ,“宁愿后者”是因为它能(用原文回答) (2分)
5、下面是对篇末最后一段含义的理解,结合上文看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轨外行动”指的是“红鲤鱼的活泼泼的跳跃划破了死一样平静的水面。
B.作者对“红鲤鱼的轨外行动”充满了喜悦和赞扬。
C.作者不明白“红鲤鱼的轨外行动”有什么意义。
D.作者渴望有疾风大雨来驱散抹煞一切雾,迎来灿烂的阳光。
6、你喜欢雾吗?为什么?(3分)
九、阅读下文,回答问题。(8分)
科学就是探求真理。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苦曲折的过程。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资料的差异,认识的方法不同,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上的论争。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作对自己的莫大帮助,把对自己的批评当作珍贵的友谊,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
法国科学家鲁斯特加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九年的辩论。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胜利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但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并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今天,为了四化建设而钻研科学的崇高志向,使科学工作者胸怀更为宽广、虚怀若谷,容得下百川之流,听得进“敌对”的意见。
1、阅读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文中用什么例子说明这个道理的?(3分)
2、文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指什么?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再说说对它的另一种理解。(3分)
3、“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苦曲折的过程。”请你举例说明。(2分)
III
十、作文(40分)
请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假如我有孙悟空的神通
[要求]
1、写一篇想象作文。
2、不少于500字。
(二)我梦见 (请在横线上填入已逝名人)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想象作文。
2.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赏心悦目、感人肺腑、不言而喻(3分,各1分) 二、“志气”改成“志向”、“把”改成“被”、“勇往直前”改成“随波逐流”之类、“有趣”改成“无味”“无聊”之类(3分,改对三处即可,各1分) 三、例:老师说过中学生不能到网吧玩,现在时间不早了,爸爸妈妈正等待我们一起吃晚饭呢,我们还是回家吧。(3分,能说清不去网吧的理由1分,能劝说回家1分,表达1分) 四、略(能构成互喻2分,句式大致相同1分) 五、略(共8分)
六、1、“受之天”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1分)“受于天”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1分) 2、讲了两层意思:从“王子曰”到“不至也”,揭示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从“彼其……”到文末是第二层,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于人”,结局更加可悲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4分,各2分) 3、略。(4分,每条2分)
七、1、生机勃勃 (2分) 2.(1)两棵不太大的棕榈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2)枝条上冒出的嫩黄淡绿的芽苞,不正是谱写春之歌的音符!(2分) 3、不能。“瞻仰”表示恭敬地看,表达了人们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参观”则表示一般地看看,表达不出敬仰之情。“家珍”是家中珍贵的东西,这句写的是百草园的棕榈,用“家珍”比“珍宝”贴切些(2分) 4.暗示鲁迅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言之成理即可。2分) 5、学生自主答题,有理即可(2分)
八、1、后窗(1分) 2、用得好,因为“躲”是采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明写电杆、太阳,暗写雾吞噬一切。(2分,手法、作用各1分) 3、抒发对浓雾的憎恶之情。(2分) 4、寒风和冰雪 能够刺激人们活动起来奋斗(2分,各1分) 5、略(3分)
九、1、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作对自己的莫大帮助,把对自己的批评当作珍贵的友谊。(2分)以鲁斯特加和贝索勒探讨定比定律为例。(1分)2、看法(认识、观点)不同。(2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1分,其它亦可)3、略(2分)
十、作文(略。40分)
| |
| 标题: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样卷(一) |
| 文件大小: |
8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