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九年级上(初三上) >>单元练习 >>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9-08


一、积累运用   26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中拼音所代表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框内。(2分)
天目湖湖水清liè,水质纯洁。群山环抱,峰luán 绵亘。湖边岸线环弯曲绕,蜿蜒伸向
茫茫苍山之中,远tiào流泉飞瀑,悬崖披绿,松涛竹海,禽飞shòu 走,景色天成,意
趣横生,给人以回归大自然的美妙感觉。胜似仙境的湖光山色,倾倒了无数中外宾客。
                        
2、默写:(8分)
(1)愿将腰下剑 ,                   
(2)月黑雁飞高,                             。
(3)             ,大雪满弓刀。 
(4)                    ,春风不度玉门关
(5)竹外桃花三两枝,                  。
(6)蒌蒿满地芦芽短,                       。
7.五月天山雪,                      ;
8。黄河远上白云间,                          。
3.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2分
生意(     )然       分道扬(     )     万(    )藏云     玲珑(     )透
 
(二) 运用(共14分)。
4.模仿下面诗句,仍以“新月弯弯”开头,仿写诗句。(2分)
新月弯弯,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                                          
我乘风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5.仔细阅读下面的作文片断,就有错的地方和你认为可进一步改进的地方,选择4-6处,
用规定的符号加以修改。(4分)
①换用号:      ②增补号:    ③删除号:       ④调位号: 
 “五四”青年节那天,我班举办了一次“我为班级添光彩演讲”比赛,各班都选派了代表参加,校团委书记也很荣幸地参加了这次活动,会上,同学们一拥而上,登台演讲,气氛十分热烈。特别是校团委书记抛砖引玉的即兴演讲,博得了全场一片哗然。会后大家感到欣慰,但是更多的是责任重大。 
6.诗歌赏析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答题 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①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2分)
 ②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2分)


7. 探究(4分)
读下列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①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城市人口中,71.9%的人居住在贫民窟,而且贫民窟人数在急剧增加。贫民窟已给城市带来危机。
②在贫困的非洲国度安哥拉,孩子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许多孩子被赶出家门,遭受辱骂、毒打,甚至被烧死或活埋,就因为他们的父母认为他们掌握邪恶的巫术。
③多年来,世界粮食计划署一直没有停止对非洲贫困地区的粮食援助。今年,又给予非洲20亿美元资金的粮食援助,相当于2002年对全球援助的总额。
 
二、阅读理解 (共44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后按要求作答)9分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 泉声浸着月
光,听来格外清晰。 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14.语段主要写了哪三个内容?(2分)
 
  15.请仿照语段中的画线句自己写一句话。(2分)

 


  16.请用横线在语段中画出能表现“我”心灵之旅和心灵净化过程的句子。(2分)
 
   17.请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你听雨后的一点感受。(讲究一定的艺术性和语言美3分)

(二)   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19—25题。(15分)
                              我们是一家人
     (1)我进中学那年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人。
     (2)当时,我在学校的交际圈不小,有位姓毛的圈内女生是个孤女,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每月拿一笔救济金自己安排。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
     (3)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说为何不让我试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静坐示威,饿了一顿。母亲那时对我怀了种复杂的情感,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当晚,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我分伙一个月。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30份,有了这个朴素的分配,我想就不会沦为挨饿者。
     (4)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捧一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
     (5)我还和姓毛的孤女一起去小吃店,对面而坐。虽吃些简单的面食,但周围都是大人,所以感觉到能和成年人平起平坐,心里还是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
     (6)这样当了半个来月单身贵族后,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过去大家总在饭桌上说笑,现在这些欢乐消失了,我仿佛只是个寄宿者。有时,我踏进家门,发现家人在饭桌上面面相觑,心里就会愣一愣,仿佛被抛弃了。
     (7)天气忽然冷下来,毛姓孤女患了重感冒,我也传染上了,头昏脑胀,牙还疼个没完没了,出了校门就奔回家。  
     (8)家人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只顾忙碌着。这时候,我的泪水掉下来,深深地感觉到与亲人有隔阂、怄气,是何等的凄楚。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
     (9)可惜,事违人愿,因为一项特殊的事,离一个月还剩三天, 身无分文了。我想向那孤女朋友借,但她因为饥一顿,饱一顿,胃出了毛病,都没来学校。我只能向母亲开口借三天伙食费。可她对这一切保持沉默,只顾冷冷地看我。
     (10)被母亲拒绝是个周末。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中午时,感觉双膝发软。那时的周末,中午就放假了,我没有理由不回家,因为在街上闻到食物的香味,更觉得饥肠辘辘。推开房门,不由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气四溢,仿佛要宴请什么贵宾。
     (11)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我犹豫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母亲没有强拉,悄悄地递给我一只面包,说:“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
     (12)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觉,不由想起母亲常说我们是一家人,那句话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13)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
     (14)当晚,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弛而又温暖。
     (15)如今,我早已真正另立门户,可我时常会走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吃一顿,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16)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选自《中国当代散文精华经典阅读》,作者秦文君,有改动)
     19.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20.“母亲那时对我怀了种复杂的感情,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请你在文中找出三个“我有叛逆倾向”的例子,简要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结合上下文简要描述一下(11)段画线句子中“犹豫”一词表现的人物内心活动。(2分)
     22.选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2分) 
     23.仔细阅读全文,简要回答第(10)段中“母亲没去上班”的原因。(2分)
     24.选文用“我”的经历,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25.你的身边或许就有与“我”一样有“叛逆倾向”的青年,请你以朋友的身份给他(或她)写几句赠言,帮助他(或她)走出误区。(3分)(不得少于30字。如果写得精彩,奖励1分,最高可得3分)
 
 (四)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18—2l题。(10分)

   读“磨脑子”的书

   
   l8.阅读全文,说说读“磨脑子”的书有哪些益处。(2分)


   19.文中划线的A、B两句都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句中“现成的肉”、“烂杏”各指什么?(3分)

 


 20.联系实际,你认为文中空格处还可以填入哪些“应该适当拒绝”的内容,请写在下面的空格内,
句式与上文一致。(2分) 
   答: 
四.说明文阅读,回答第7至20题。
(一)  
①从医学角度分析,噪音往往能引发身体的疲劳和不适,对人的心理也造成一定的伤害。
②60分贝以下的噪音一般不会引起人的厌烦。假如在超过70分贝噪音的环境中,想要更好地休息就得服用镇静剂或安眠药。当然,75分贝的噪音算中等级别,它能影响人的思维和情绪。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例如:摩托车在行驶中的噪音可以达到100—110分贝,其强度超过电锯锯木发出的声音;摇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140分贝的噪音,它大大超过喷气式飞机降落到距地面100米时产生的轰响。科学实验表明,超过115分贝的噪音能引起人的严重的烦躁和不安,这种情况相当于癫痫病发作时的一系列大脑变化;面对160分贝的噪音,动物有可能死亡。
③虽然我们生活在喧闹声中,但不是人人都能察觉。人的耳朵有一种“掩蔽”功能,能
自动清除环境噪音,而把那些我们感兴趣的声音突现出来。因此,我们能听见站在人群中或
公共场所的人对我们的讲话。耳朵还能将讲话人的声音分离出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环
境噪音。但这只是大脑的一种“应对”技巧,噪音已经丝毫不漏地进入我们的听管和神经
系统,其后果是,强烈和长时间的噪音会破坏声感受细胞上的纤毛。这些纤毛就是我们的
“传声器”,随着它们的逐渐被破坏,我们甚至可能失去听觉。长此以往,耳鸣和心悸将接
踵而来,并且身体的平衡系统也会因此而遭到破坏。从国际上的一些统计数据可以发现,生
活在喧闹地区的一部分居民的听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差。在美国64-75岁的人群中有1/4的人失去听力;在意大利这个比例达到了18%,是40年前的两倍。据一些国家征招新兵的人介绍,现在有听力缺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选自(科学世界)2004年第4期)
7、本文主要说明了                                   (限10个字以内)。(2分)
8.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第②段内容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3分)
 
9.第③段划线句子表明人们的听力                ,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
           、             、              。(3分)
10.下列句子中,删去加点词语后对原句意思表达影响最小的一项是  (    )。(2分)
A.、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
B.耳朵还能将讲话人的声音分离出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环境噪音。
C.摇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140分贝的噪音。
D.面对160分贝的噪音,动物有可能死亡。
 
 
三.作文(共30分)
24.有人说:阅读并不局限于书本。有时也应该阅读山、阅读海、阅读花、阅读树、阅读清晨、阅读黄昏……有时也该阅读政治、阅读经济、阅读文化、阅读亲情、甚至阅读一只鸟、阅读一个人……
请以“阅读                ”为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提示与要求: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写你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自拟题目。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阅读                   
 
 
 
初三第一单元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一)   (共12分。)
1.   冽 峦 眺 兽(共2分。答对2个得1分。)2省略3.  盎   镳   壑  剔
4.新月弯弯, 像一把镰刀/我挥刀割刈/喜获颗粒归仓 。(4分。分4、3、2给分。比喻要贴切,句式要相同,意思要连贯。)
5.修改参考:  ①删掉“很荣幸”②“一拥而上”改为“按照顺序”③删掉“抛砖引玉”④一片哗然“改为”阵阵掌声⑤“但是更多的是责任重大”改为“增强了同学们为班争光的决心。⑥“我为班级添光彩演讲”中的后引号应加在“光彩”之后。(共4分。改对1处给1分,给满4分为止。若有其他改法,只要正确合理给分。)
6.诗歌赏析答案
①低沉愤懑 高昂乐观(2分)②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2分)
(三)(5分。)6.非洲地区的贫困和愚昧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问题(人口增长、教育落后)且给世界增加了沉重的负担。(5分,大致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的探究,只要正确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二、阅读理解
(一) 14.①鼎湖山多层次的泉声 ②作者在听泉时所产生的人生感悟 ③对鼎湖山泉水的由衷赞美(每点1分) 15.略(所写句子必须与样句的句式特点相一致,内容健康即可)
   16.我俯身听着……引我遐想。 
   17.略(所写的感受可针对一种或几种雨声来写,要求:既要符合生活实际,又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性和语言美, 
(二) 19.选文记录了“我”在母亲的帮助下,改变了“叛逆倾向”,最后回到了温暖的家的经历。
     20.(1)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  
       (2)向往毛姓女生的单身生活。(或向往自己做主的豪气)
       (3)受母亲责怪后,静坐示威,饿了一顿。
     21.不吃吧,自己正饥饿难忍;吃吧,又怕给家人留下笑柄。
     22.“我”对“我们是一家人”这句话认识的变化。
     23.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
     24.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25.有帮助作用2分,语言通顺、流畅1分,写得精彩奖励1分,此题最多可得4分。
三  议论文   18.(3分)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得到非同一般的快乐;是与智者的对话。(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9.(3分)第一问:比喻论证。(1分)    第二问:“现成的肉”指不磨脑子的书;“烂杏”指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2分,每点1分)      20.(2分)例:游戏的畅快电脑的奇妙影视的缤纷旅游的轻松散步的悠闲(每处1分)       21. (4分)能简要写出一个情节,得2分。写出与情节有关的体验和感悟,并言之成理,得2分。
四   说明文    7.3分    噪音对人的危害。   8.3分    按噪音等级由低到高的顺序(或:噪音对人的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逻 辑顺序)安排的。(2分)  更清晰地表明强度不同的噪音对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或:使文章条理更清楚)。(1分)     9.4分     变得越来越差(1分)   列数字  举例子  作比较 (3分)10.2分    A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18年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2013年芜湖市黄渡中学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检测试题(苏教版)
蚌埠实验学校苏教版九年级(上)第四单元(文言文)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四、五单元学习检测试题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测试
太原杏岭实验学校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四单元测试卷
太原杏岭实验学校苏教版九年级上第五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期中语文测试(1,2,3单元)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测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语文测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第二单元练习
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各单元练习及期中期末试卷(全)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2008年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九年级(上)第五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小测
东海县城区十校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课文练习
苏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南通市竹行中学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
渔薪龙华中学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自测自评
头桥中学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练习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练习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练习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练习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练习
苏教版九年级(上)第五单元阶段测试题(江苏省泰州市)
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五至七单元测试题
江苏省泰州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常州市理想中学苏教版九年级上第四、五单元语文教学调研测试
苏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语文测试A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一、二单元验收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