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五人墓碑记》第二课时教案9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1-01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课文的三、四段,领会文章富有感情色彩的叙事特点,品味作者独到的行文方式,做到结合注释顺利的翻译文章,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司马迁有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运用比喻形象地点明了生命的价值;文天祥也有诗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啊,人有生就有死,在死神面前是人人平等的,但为何而死?是否死得其所?从古至今无数的仁人志士用自己的行动给我们作出响亮的回答。请看我们所熟悉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的临刑壮举。(用VCD播放电影《谭嗣同》中谭嗣同就义的场面)
我们知道,谭嗣同是有机会逃生的,但他却走向了刑场。他要用自己的鲜血去洗亮人们的眼睛,告诉人们继续走变法图强的道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临刑豪语,仿佛仍在我们心中回荡。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描述的是同样壮烈的豪杰之士。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五人也有机会苟全性命,但为了吴地百姓的安全,挺身而出,昂然受刑。在本文的记述中,虽然没有留下他们的片言只语,但我们读后,他们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我们眼前闪现,耳边回响。请同学们齐读第三、四段,去感受一下英雄的壮举、豪杰的正气。
    二、同学们齐读课文三、四段
    三、研习课文三、四段
    问: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三、四两段的内容。
    明确:不必强求一致,但应注意要求点明时间、人物、事件。叙述顺序自由安排,具体情节可以发挥,教师要给予鼓励。
    问:为何先从“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写起?点明准确时间有何作用?
    明确:与全文开头处的“当蓼洲周公之被逮”相照应。同时点明苏州暴动的原因。点明准确时间,说明记忆之深刻,影响之巨大。
    问:第三段较详细地追述了周公被逮、吴民抗暴的情景。请思考吴民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反暴斗争的?又是如何反暴的?为何要反暴?
明确:周公被逮之时,应社中的正直人士聚集起来,替周公诉冤。伸张正义,并且募集钱财为他送行。这些行动,触怒了东厂的官役,遭到了官役们的大声责骂,引起了众怒,故而群情汹涌,一起逐打官役,引出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暴斗争。
文中描写抗暴斗争的情况,只用了两句话“抶而扑之”“噪而相逐”,四个动词“抶”“扑”“噪”“逐”。就是这样四个动词充分活现了百姓怒不可遏、群情激昂、同心同德同阉党斗争的情景,形象生动,准确鲜明,真可谓字字传神,绝妙之笔。
    吴民之所以抗暴,一方面是因为周公正直高尚,深得百姓的爱戴。此次被逮明显是受屈,百姓心中不平;另一方面,当时以大中丞的官衔做应天府巡抚的毛一鹭是魏忠贤的爪牙。“吴之民”本来就痛恨他,而“周公之被逮”又正是这个阉党爪牙指使的。所以,“吴之民”就更加痛恨他,再加上前来执行逮捕的又正是魏忠贤一手把持的东厂“缇骑”,“吴之民”就更加愤怒了。文章虽只寥寥数语,不仅表明“周公”与阉党形同冰炭、互不相容,也点出了因阉党逮捕“周公”而激起的这场“民变”的正义性。无论是“抶而扑之”,还是“噪而相逐”,“吴之民”打击的对象都是“魏之私人”。可见,“吴之民”的反暴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抗击魏阉,把斗争的矛头直指祸国殃民的权阉奸佞,明确地表现出这场斗争的伟大意义。
    问:士大夫和市民,在反暴斗争中的行动完全一致,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无论是读书人还是普通百姓,他们都是倾向于正义的。正义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义之所在,人心所趋,国有危难,匹夫有责。文章正是通过这场团结一致的反暴斗争,展现了苏州人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向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崇高精神。
    问:文章为什么在最后一句才写出这五人的姓名?
    明确:“吴之民”与“五人”是全体与部分的关系,作者写反暴斗争时,不单写五人,而先写包括“五人”在内的“吴之民”,这就十分有力地表现出民心所向、正义所在,从而十分有力地反衬出阉党以“吴民之乱”的罪名,“按诛五人”的卑鄙无耻,倒行逆施。同时,作者直到写了“五人”被“阉党”作为“吴民之乱”的首领而杀害的时候,才一一列举出他们的姓名。正是把他们作为“吴之民”的代表,大书而特书,并用“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一句,与首段“墓而葬”相照应。其赞扬之意,自然溢于言外。
    问:作者怎样描写五人当时的情景?(用文中语句回答)
    明确:“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文章以简洁形象的笔墨勾勒出五义士慷慨就义的音容笑貌,表现了他们嫉恶如仇、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和浩然正气。
    问:“颜色不少变”一句如何理解?
    明确:“颜色不少变”意思是脸上的神色一点也没变。这是以夸张的手法加以烘托,显示五义士的凛然正气和高尚精神。
    问:文章为何要交代“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明确:这一方面表达了人们对五义士壮举的钦敬,同时,交代了“贤士大夫”买其头颅而函之的义举。很明显,作者既歌颂了五义士的英雄气概,又肯定了“贤士大夫”的行为,而对于“贤士大夫”的肯定,也正是对五义士的歌颂,并且照应前文的“墓而葬”。
    问:课文三、四段讲五人死难的过程。如果删去“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这句话,将两段合为一段,好不好?
    明确:不好。这句话在文中有三个作用:其一,紧扣题且《五人墓碑记》,突出题意。其二,同第一段修墓缘起的叙述和第二段修墓意义的记述相呼应。加强前后联系。其三,第三段是叙述苏州市民中的反阉党暴动的全面情况。第四段是重点叙述苏州市民中五人慷慨就义和“贤士大夫”收尸情况的。这句话写在第三段的最后,可以小结第三段。并使全面叙述和重点叙述两个段落之间区分清楚。
    四、比较阅读
    出示投影
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及闻逮者至,众成愤怒,号冤者塞道。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诸生文震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以民情上闻。旗尉厉声骂曰:“东厂逮人,鼠辈敢尔!”大呼:“囚安在?”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众益愤,曰:“始吾以为天子命,乃东厂耶!”蜂拥大呼,势如山崩。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逾垣走。
一鹭飞章告变。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忠贤大惧。已而一鹭言缚得倡乱者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乱已定,忠贤乃安。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
摘自《明史·周顺昌传》
注:①东厂:明代的特种侦察机关,为宦官所掌握,从事特务活动,以镇压人民和官员中的反对派,凡事可直接报告皇帝,权力在锦衣卫之上。②锒铛:旧时用来锁系囚人的铁索。③漕舟:水道运官家的粮食或军粮的船。
思考:这两段文字在立意、组织安排材料、表达方式等方面与课文的这些方面有什么异同?
参考答案:
    相同点:都描述了明代天启六年那次苏州暴动,表现群众斗争的巨大力量。
    不同点:①这两段文字只描述苏州暴动的一般情况;课文则在一般情况外,还突出五人“激于义而死”的精神,批判甘心附阉的官僚士大夫的卑劣行径,阐述了生死价值问题。②这两段文字的材料安排是按时间顺序,依次描述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课文在叙述方面是用倒叙的方式,先写修墓,后写苏州暴动,五人就义。③这两段文字全用记叙方式来写;课文兼用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
    五、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课文第二部分,这部分内容重在记述。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苏州市民的反暴斗争以及五人死难的经过。语言形象生动,富于感情色彩。像“哭声震动天地“抶而扑之”噪而相逐”等语,读后令人久久难忘。尤其是“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语,非常简洁,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五人慷慨就义的音容笑貌。不置一语却使人如闻其声,表现了他们嫉恶如仇、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和浩然正气。同学们,让我们再读一遍这两段文字,再去领略一下英雄们的风采。
    齐读课文三、四段。
    六、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二、三题。
    2.预习、阅读五、六两段,并进行书面翻译。画出对比内容。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五人墓碑记》《清史稿·黄宗羲》阅读练习及答案
《五人墓碑记》练习题
《五人墓碑记》pptx课件(33页)
《五人墓碑记》导学案2
《五人墓碑记》同步练习(教师版)2020年
《五人墓碑记》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五人墓碑记》明史·张溥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五人墓碑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五人墓碑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五人墓碑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五人墓碑记》学案
《五人墓碑记》ppt复习课件
《五人墓碑记》读后感(2篇)
《五人墓碑记》赏析
《五人墓碑记》检测题
《五人墓碑记》教案12
《五人墓碑记》导学案
《五人墓碑记》教学实录
《五人墓碑记》ppt课件12
《五人墓碑记》flash课件1
《五人墓碑记》知识点
《五人墓碑记》ppt课件11
《五人墓碑记》ppt课件10
张溥《五人墓碑记》mp3音频课文朗读
《五人墓碑记》教案11
《五人墓碑记》教案10
《五人墓碑记》基础知识
苏教版《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教案及练习
《五人墓碑记》《登泰山记》《病梅馆记》教案及练习
《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9
《五人墓碑记》原文和译文
《五人墓碑记》ppt课件9
《五人墓碑记》ppt课件8
《五人墓碑记》ppt课件7
《五人墓碑记》说课稿
《五人墓碑记》教案8
《五人墓碑记》教案7
《五人墓碑记》教案6(内含练习)
《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5
《五人墓碑记》教案4
《五人墓碑记》基础训练
《五人墓碑记》同步练习
《五人墓碑记》课堂教学实录
《五人墓碑记》随堂练习
《五人墓碑记》ppt课件6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