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春节 >>中国春节溯源 >>
年字有三种含意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1-08


年字有三种含意 
 

一、计时单位:365天,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谓之一年; 

\'年\'既然是计时单位,自然与历法有关,而历法的形成又是天体运行和万物生长规律的产物。这一过程是随着社会的前进和人们知识的提高而发展的。 

我国的原始农业社会时期,在耕作的长期实践中,发现了四季交替的周期,同时观测出天体运行与地上农作物生长之间的规律,即所谓\'观象授时\'。在二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就已出现了以北斗斗柄所指星象位置的变化,用干支纪年、月、日的办法。这就是历法的雏形。每年的第一月称正月,为岁首。由于各个朝代使用的历法不一,故岁首也不相同。夏历的正月是现在我们所用的阴(农)历一月,即所谓\'建寅孟春之月\';商代以现在的阴历十二月为岁首,即所谓\'建丑季冬之月;\'周历以现在的阴历十一月为岁首,即所谓\'建子仲冬之月\';秦代用颛顼历,以现在的阴历十月为岁首,即所谓\'建亥孟冬之月\';汉代初期仍以秦历为准。直到汉武帝时,才组织专门班子,改颛顼历为太初历,并把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仍以夏历的正月为岁首。这就是我们现在仍把阴(农)历称为夏历的原因。 

\'年\'字的出现始于周代。在此以前,尧舜时称\'载\',有天体星辰运载一周之意,夏代称\'岁\',含人长一岁,新春将临之意;商代称\'祀\',表示四时已过,该编史造册,奉祀神灵祖先了。虽然在唐肃宗时曾一度将\'年\'改为\'载\',但为期很短,又复称为年。年为计时单位,一直沿用到现在。春夏秋冬一个周期,称为一年,在书面语言中,亦不时出现\'载\'字,显然那是受古时称谓的影响。

二、收成状况: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谷物多少即年景之好坏; 

\'年\'的再一个含意是收成的意思。一年之中分为四季,是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收、藏循环规律而逐渐认识的。因而在古籍记载中,对\'年\'的说明是\'谷熟也\'。收获五谷称\'有年\',丰收称\'大有年\',亦称\'丰年\'。皇帝祈祷五谷丰登之处曰\'祈年殿\'。在戏文中,对帝王歌功颂德时,有\'君乐臣乐民安乐,五谷丰登大有年\'之唱词。 

\'年\'字原是\'稔\'字初文,即庄稼成熟丰稔之意。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不难理解,\'年\'与农作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三、节日名称:\'百节年为首\',是欢乐庆祝的愉快时光,谓之过年。 

\'年\'的另一含意为节日名称。是供大家欢庆的日子。收藏之后,结束了田间农活,首先想到的应是酬谢神灵的保佑、祖先的庇荫。用新米做饭、酿酒、祭祀神灵、祖先、祈求来年再获丰收。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年一度的规律。但是祭祀活动在哪一天举行,古时并无确定,只是局限在新旧二年交替的这段日子之中。 

\'年\'作为节日,形成于汉代。百姓们经过了春秋战国四分五裂的局面,苦不堪言。秦虽统一中国,但徭役赋税极为苛刻,民不聊生。直到汉代,才出现社会较为稳定,经济日趋繁荣的局面,百姓们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为岁终的庆祝和新岁的祈福创造了条件。 

哪一天称过\'年\'?自然是岁首第一日。但是由于历法的不同和帝王的封建意识,岁首第一日最初很难确定。我国的封建帝王自称为天子,为显示其\'奉天承运,受命于天\'的宗旨,随着改朝换代,多次改动了月份的次序。正月不固定,初一自然也不固定。自从汉武帝改\'颛顼历\'做《太初历》之后,虽然王莽、魏明帝、武则天、唐肃宗都曾一度又改用周历,但为时都很短,因此,民间一直以夏历为准,正月初一即为新年。 

新年的名称有不少变化。古时曾称过\'上日\'、\'元日\'、\'朔旦\'、\'元正\'、\'正日\'、\'正旦\'、\'正朝\'、\'三元\'(岁、月、日之元)、\'三朝\'(岁、月、日之朝)。后世逐渐称元旦。民国之后,我国在使用阴历的同时,亦采用阳历,阳历的1月1日亦是元旦。我国民俗不太注重阳历,虽然机关、学校阳历元旦照例放假,但是民间并不以此日为节。尽管如此,一国之内也不能有二个\'年\',于是把阴历的元旦称为\'春节\'。春节之称,古来有之,是指\'立春\'而言。自从民间把阴历元旦称为春节并认可之后,就不再把立春称为春节了。 

新中国成立后,采用公历(阳历),但是阴历同时存在,因为阴历的二十四节气与农作物的生长直接相关,\'农时\'是耽误不得的,所以我们现在把阴历称为农历。农历的正月初一公称为春节。按照我国的风俗习惯,春节放假三天,供大家欢度节日。 

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是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写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岁首春节的风俗。但当时的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在我国最古的文字记载中,有许多关于岁首春节的故事。腊月和新春,正是\'秋收冬藏\'以后的农闲季节。汉郑玄也说过,岁未年初\'劳农以休息之\'。拿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劳逸结合的意思。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唐宋诗词中的春节民俗
2010年十二生肖虎年运程
猜灯谜的来由
2009牛年运程
春节简介
“年”兽的传说
熬年的传说
万年创建历法说
除夕谢年歌
倒贴福字的传说
鞭炮的由来
年节的起源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